Home 南洋五年记
Post
Cancel

南洋五年记

漫长五年

五年前,我辞去了百度的工作,离开了家乡上海,踏上前往新加坡的班机。当时我怎么也没想到,我会留在新加坡了。 2018年我选择辞职去新加坡留学,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选择新加坡。2023年,回过头来看,当年这看起来非主流的选择,真的改变了我太多。

重大抉择

2017年10月,我就在思考辞职留学的事情。背景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感觉在百度继续工作对我的人生意义不大,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百度的工作文化我不必在此多作介绍, 但有一点值得澄清的是,不同部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我第二年所在的部门比第一年的轻松很多。在2018年1月,我申请了NUS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当时我准备地比较仓促, 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想着如果被拒了就7月再申请一波学校看看。然而,5月我收到了录取通知邮件,我慎重地思考了两天决定辞职留学。换个地方重新开始绝非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尽管我从未去过新加坡,但我从小就知道新加坡,并且对新加坡有很不错的印象。考虑到文化、地理、气候、治安、教育等等因素,我当年认为新加坡是最适合我去的地方。

初来乍到

我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是从飞机窗外看到格外明亮蔚蓝的天空以及樟宜机场相当舒适的入境大堂。选择新加坡的原因其实无外乎是因为地理和文化相近并且安全。事实上,我来了新加坡之后发现我没有选错地方,并且相当适应新加坡的气候。我的过敏性鼻炎也几乎没有再有过症状了。 尽管当年来之前有些担心排外或者歧视,但可以说这些年我接触到的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和基本都是相当友善的。刚来的时候,坐出租车和当地司机很欢乐地聊天,下车的时候,司机免去了我2新币的零头。 第一天晚上,从地铁站出来不知道怎么走到酒店,一个本地老伯看我站在原地张望,问我是要去哪里可以帮我指路。住过的第一个屋子的房东第一天也热心地开车带我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但我记得他也说过 一句听起来有点刺耳的话:我们新加坡食物都是很安全的,你可以放心吃。我当时听了并不是很舒服,但我理解他并没有恶意,只是表达方式可能不够周到。

校园生活

很快,我就重新成为了一名学生。可以说,在新加坡求学的感觉和在国内念本科是很不同的。硕士课程基本都是在晚上6点,平时白天我基本都是在写作业、做科研或者出去玩,晚上坐公交车去学校上课,大约9点多下课再和室友 坐公交回家。通常到家之后就随便上上网洗洗睡了。2019年夏天,我买了一台Switch,接着颓废了大约有好几个月沉迷于Switch上的游戏。节奏基本就是白天玩Switch,到中午或者下午了,就出门随便吃个饭,再去学校实验室 随便上上网打发时间,晚上如果有课就去上课,回家之后继续玩。2019年的冬天,我回了上海休息了一段时间。在20年2月初,因为当时疫情越来越不对劲,我改签机票赶紧回新加坡。当时新加坡戴口罩的人还并不多。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疫情会持续如此之久,对一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疫情的原因,20年的毕业典礼被实际推迟到了21年的10月,实属遗憾。但庆幸的是,在NUS的校园生活,我结识了很多玩得来的好朋友。

网红公司

20年对于在新加坡的毕业生来说并不容易找工作,甚至我记得疫情初期有一段时间似乎在新加坡中国公民办理工作准证都很困难。我当时做好了9月如果还没拿到offer就先回国再说了,毕竟白交房租没什么意义。 最终,我拿到了Shopee的机器学习工程师的offer。我不曾料想到Shopee会在疫情期间、更准确地说是21年,随着股价的暴涨,变成网红公司。在脉脉上,当时随手一刷,一屏幕总能看到好几个Shopee、虾皮等字眼。而对于我作为一个普通工程师来说,当时工作也相当有动力,尽管我的股票并不多。 21年年中之前的Shopee是挺值得怀念的,气氛不错,并且也能感受到疫情期间的关怀。然而,在21年的疯狂扩张的背景下,公司的文化和员工素质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事情可谓一言难尽。至于22年,Shopee总是会出现在一些偏负面的新闻中,颇有一种百度当年走下坡路的感觉。 所以在机会来临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Shopee。

家的感觉

回顾这近5年来,已经适应了新加坡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归属感,身份也完成了从学生准证(STP)到工作准证(EP)再到永久居民(PR)的转变。在新加坡,我完整地经历了整个疫情,也感受到新加坡社会的坚韧性。我常常感慨蝴蝶效应——当年辞职留学的决定俨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当然,新加坡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多变化。2018年那会,新加坡还完全不像现在一样成了很多人的香饽饽目的地。我第一年住的HDB整套租金也不过2000多一些, 第二年住的大四房condo的总租金也不过4000不到。能明显感受到这几年的复杂局势,有很多人跑来新加坡。老实说,我个人感觉新加坡对于IT行业来说天花板并不是很高,图个安逸生活倒挺合适的,空气好、绿化好、治安好。 即便已经来了5年,我仍然时常能体会到最初来时感受到的人情味。就在最近的几个月,至少有两次我没带伞,外边下雨,有其他行人(听口音应该是新加坡人)主动提出为我打伞。 这样像家一样的氛围和感觉,是我2018年来之前不曾预料到的。

未来期望

我当年相信去新加坡能够改变我的人生。我作出了辞职留学的抉择,也付出了职业生涯中断的代价。而这些年,我不曾有一天怀疑过我当年的选择。对于未来而言,我并没有特别设置什么目标,或者要做什么事。 但我知道,当生活不尽如人意,那就去思考、去行动、去改变,是不会错的。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
Contents

GC Ergonomics间接引发的锁等待超时问题排查分析

-